二、次氯酸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次氯酸发生器主要是通过电解食盐水或者其他含有氯元素的溶液来制取次氯酸。以电解食盐水为例,其核心反应原理如下:
在电解槽中,当接通电源后,氯化钠(NaCl)溶液中的氯化钠会发生电离,产生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在阳极,氯离子会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氯气(Cl₂),其电极反应式为:2Cl⁻ – 2e⁻ = Cl₂↑。
而生成的氯气会迅速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HCl)和次氯酸(HClO),化学方程式为:Cl₂ + H₂O = HCl + HClO。
同时,在阴极,水分子会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H₂)和氢氧根离子(OH⁻),电极反应式为:2H₂O + 2e⁻ = H₂↑ + 2OH⁻。
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过程,最终在电解槽出口处能够得到含有一定浓度次氯酸的溶液,可供水产养殖中的水质处理使用。
次氯酸发生器在水产养殖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定期全池泼洒
养殖户可以根据养殖水体的体积、水质状况等因素,计算出合适的次氯酸溶液用量,然后定期(比如每周一次或每两周一次等)将次氯酸发生器所制取的次氯酸溶液均匀地泼洒到整个养殖池塘中。这样可以对整个水体进行全面的消毒杀菌,抑制病菌、藻类等有害生物的滋生,确保整个养殖环境的清洁
对进水进行预处理
在向养殖池塘补充新水时,新引入的水源可能携带有各种病原体和杂质。可以先将新水引入一个专门的预处理池,通过次氯酸发生器向其中注入适量的次氯酸溶液,对新水进行消毒、净化处理,杀灭其中的有害微生物后,再将水引入养殖池塘,从源头上把控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