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
我们日常生活中熟知的 84 消毒液(次氯酸钠)、漂白粉(次氯酸钙)都属于无机含氯消
毒剂,但是无机氯化物性能不稳定,所以人们发明了有机含氯消毒剂(如二氯异氰尿酸钠、
三氯异氰尿酸、氯铵 T 等)。
不论是无机含氯消毒剂还是有机含氯消毒剂,其溶于水之后最终的活性成分都是次氯酸。
以往,人们总是想尽办法让次氯酸以更加稳定的方式存在,以便其能长期保存;而现在,酸
性电解水/次氯酸水生成技术的产生,使含氯消毒剂以其最本质的方式— —次氯酸来直接呈
现,即产即用的生产方式也帮助解决了其长期储存的问题,使消毒技术回归到最本质的状态。
1984 年,地坛医院的前身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成功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
毒液,经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专家鉴定,授予应用成果二等奖,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
名为“84 消毒液”。
84 消毒液一般通过氯气(Cl2)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制得,反应产物中的次氯酸
钠(NaClO)是消毒液的主要成分。
次氯酸钠消毒的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水解作用形成次氯酸,其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简
单表示如下:
NaClO + H2O = HClO + NaOH
次氯酸与次氯酸钠一字之差,经常会有人把两者混淆,或者搞不清楚其中的差异。今天,
我们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解释次氯酸(HClO)与次氯酸钠(NaClO)的差异。
一、杀菌原理差异
日本科学家 Fukuzaki 教授 2006 年发表在《Biocontrol Science》上的论文解释了次氯酸
的杀菌原理:如上图所示,细胞膜表面是带有负电荷的,因此次氯酸根(ClO-,也是带负电荷)不能
轻易进入细胞内部,而次氯酸(HClO)是中性小分子,可以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并
与其内部的 DNA 和线粒体发生反应,使其死亡。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同等有效氯的
情况下,为什么次氯酸(HClO)的杀菌能力比次氯酸钠(NaClO)的原因。
其次,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
分子小,不带电荷,还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发生氧化
反应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
R-NH-R + HClO → R2NCl+ H2O (细菌蛋白质)
二、杀菌能力差异
对比《GB28233-2011 次氯酸钠发生器安全与卫生标准》与《GB38234-2011 酸性氧化
电位水生发生器安全与卫生要求》(酸性氧化电位水的主要功能成分为次氯酸),两种消毒剂
的杀菌能力差异如下:
Table 1 次氯酸与次氯酸钠杀菌能力差异对照表
注:
▪ 以上实验数据是在添加了 0.3%有机干扰物情况下进行的;
▪ 以上数据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pH2.0-3.0,氧化还原电位 ORP>1100mV,其功能成
分为次氯酸 HClO)进行测试的结果,不同类型酸性电解水之间存在差异。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次氯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脊髓灰质炎
病毒 Ⅰ型疫苗株、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浓度和杀灭时间均低于次氯酸钠。
三、使用浓度差异
对比《GB28233-2011 次氯酸钠发生器安全与卫生标准》与《GB38234-2011 酸性氧化
电位水生发生器安全与卫生要求》(酸性氧化电位水的主要功能成分为次氯酸),两种消毒剂
的使用浓度差异如下:
Table 2 次氯酸与次氯酸钠使用浓度对照表
注:
▪ 以上实验数据是在添加了 0.3%有机干扰物情况下进行的;
▪ 以上数据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pH2.0-3.0,氧化还原电位 ORP>1100mV,其功能成
分为次氯酸 HClO)进行测试的结果,不同类型酸性电解水之间存在微小差异。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次氯酸对一般物体表面、食饮具、果蔬和织物消毒所使用的
浓度和消毒时间均低于次氯酸钠。
四、安全性差异
2016 年 5 月,上海疾控发表了题为“用好 84 消毒液,别让消毒变投毒”的文章,其中指
出“84 消毒液绝不能与洁厕剂混合后使用,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 —次氯酸钠,与洁厕灵
的主要成分— —盐酸(HCl),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气。氯气时一种刺
激并损伤呼吸道的气体,大量吸入的话,会使人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头晕。当浓度达到 3000毫克/立方米时,能致人死亡,两整瓶的东西混合,产生的氯气足以危及生命。”
实际上,84 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千
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 1000 毫升水里面放 2 到 5 毫升 84 消毒液。同时,切记不要把 84 消
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次氯酸在安全性方面,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级;急性吸入毒性属实际无毒;急性眼刺激
性、多次完整皮肤刺激性、一次破损皮肤刺激性均为无刺激;未见皮肤变态反应(即致敏率
为 0);染色体损伤毒性为阴性。
— —出自《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第二版)》
五、使用方式差异
市售 84 消毒液一般浓度为 5%左右,即 50000ppm,通常需要稀释 100-250 倍使用,且
稀释时需佩戴防护措施。
次氯酸可通过电解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或用盐酸酸化次氯酸钠等方式产生。次氯酸水
发生器可即开即用,可短时间内制取大量次氯酸水消毒液,且无需调配和勾兑。制取和使用
时无需佩戴防护措施。
因此,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之际,次氯酸水高效杀菌、安全性高、可短时间连续制
取等特点,是应对本次疫情的有力武器。